作为一种孤独症治疗方法,想法解读能力来自四个机制:
1、目的侦察机制:儿童从出生至9个月,拥有侦测别人行动及意向的能力,例如孩子看见妈妈拿着一个空奶瓶进来,会望着妈妈的动作。
2、视线侦察机制:9-18个月,儿童能从他人望向的焦点明白视线方向,例如孩子会循着照顾者望向的焦点观看相同的事物。
3、共同注意力机制:18-48个月,儿童拥有与其他人共同注视物件并做分享的能力,例如孩子与另一孩子同时发现一辆玩具车,于是互相推动玩具车给对方,因而开展互动分享的游戏。
4、想法解读机制:整个机制约在4岁完成,例如一名4岁儿童可凭礼物包装的形状(如球形或方形),去判断喜欢球的朋友得到礼物时的感受:开心或不开心;但孤独症儿童往往未能像普通孩子一样,4岁能拥有想法解读的能力。
国外研究人员进行研究以测试孤独症儿童想法解读的能力表现。测试人员摆布两个玩偶:丽丽及小军。丽丽有一个篮子,而小军有一个箱子。丽丽把一粒玻璃球放进篮里,然后走开。小军把玻璃球拿出,放到箱里。丽丽回来后,想拿玻璃球玩。测试人员询问3组儿童,包括孤独症儿童、唐氏综合征儿童及一般儿童:丽丽会在哪儿取玻璃球?结果发现约85-86%一般儿童及唐氏综合征儿童都答对,即在篮子拿取玻璃球,但80%的孤独症儿童答错,即在箱里取玻璃球。
测试显示孤独症儿童未能运用想法解读能力去分辨自己及玩偶的知识,因而选错答案。研究者的结论是孤独症儿童无法了解他人的精神状态及代入其中,所以预测别人的行为时,会出现严重的缺失。因此,想法解读能力与孤独症的核心障碍,即欠缺语言沟通、人际关系和想象力,有密切的关联。
想法解读会影响儿童的社交、沟通及想象能力,而孤独症儿童欠缺想法解读能力。一般来说,他们会对别人的感受或反应迟钝;谈话时,从不考虑别人所知的事物;不懂要注意聆听者的兴趣和反应;对语言的理解,通常停留在字面的意思;结识朋友时,不能理解别人的用意、反应和行为背后的原因;不知道别人会根据自己行为去衡量自己;不明白误会的发生、欺骗的意思,也不懂社交禁忌。基于以上情况,“星星的孩子”在社交沟通、人际关系、行为、情绪及日常生活适应中常遇到挑战。
以上就是孤独症治疗方法想法解读的特点,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上一篇: 自闭症儿童音乐治疗的形式与方法
下一篇: 认知心理学原理对自闭症儿童绘画疗法的影响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