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刘希阳到咖啡店工作那天,他的爸爸妈妈和姐姐都来“捧场”。他得第一份工作是帮忙递送咖啡和饮品,显得有些紧张。一家人坐在靠窗的位置,并点了不同的饮品,不断鼓励他。
“弟弟能走出家门就算勇敢迈出第一步。在这里能接触更多人群,也有机构老师的指导和照顾,家里人也放心。”刘希阳的姐姐说,这段时间弟弟的笑容多了,每天按时去上班,家人都能看到他的变化。
在“蜗牛之光”咖啡体验馆,现有10多名心智障碍人士走出家门,在这里获得就业机会。在对他们的日常培训中,专业康复老师融合“工疗”+“娱疗”的康复训练模式,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性格等情况,确定咖啡制作、店内卫生、订单处理以及接待顾客等具体分工,让他们尽己所能、发光发热,培养信心的同时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除了咖啡馆,王静也将附近一家小型面包店作为基地拓展服务的一部分。25岁的更尕是智力障碍三级患者,主要负责给顾客分装面包。“看着简单,单就这一项工作都需要反复练习。”康复指导老师白玉洁说。
在“蜗牛之光”咖啡体验馆,爱心人士慕名而来,主动帮忙。张璠是青海当地一名相声演员。他第一次来咖啡馆演出时才发现这里的“不同之处”。张璠说:“每个人都有闪光点,我们和机构合作,针对残疾群体不同特点,建立差异化培训体系,共同开发适合残疾人的文化项目,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岁末,“蜗牛之光”咖啡体验馆在准备年会活动。康复训练老师带着店里10多名心智障碍人士一起排练手势舞,3分钟的手势舞,他们排练了整整一年。“每天都练,晚上也给他们布置作业在家里练习,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闪闪发光。”
上一篇: 自闭症孩子不喜欢嚼东西怎么办
下一篇: 自闭症儿童的不适宜动作评估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