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仿说和命名能力评估内容包括:
一、在听到词语后,能够进行仿说
1、目的:考察孤独症儿童听到词语后能仿说的能力。仿说是言语的一种类型,指重复另一个人所说的话语。
2、要求:
⑴ 在听到词语后,孩子能仿说听到的词语。例如,教师说“苹果”,孩子能仿说“苹果”。
⑵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仿说能力,从发音简单的单个词入手,如仿说“花”,到发音困难的单个词,如仿说“勺”等,过渡到简单的两个字的词语,如“花朵”,再到“火车”等发音困难的词语。
3、工具:绘本、图片、玩教具、强化物等。
4、标准:
⑴ 通过:独立仿说听到的词语且表现稳定。
⑵ 部分通过:在提示下,完成该条目部分内容;或不能持续稳定表现该条目内容。
⑶ 无法通过:即使在提示下,也无法完成该条目内容。
二、命名丢失物品
1、目的:考察孤独症儿童命名丢失物品的名称的能力。
2、要求:孩子能命名缺失物品的名称,包括配对图片、找出缺失的物品,以及命名物品名称三个部分的内容。
3、工具:
⑴ 两组相同的常见物品,其中一组缺失一件物品;也可以是一组常见物品以及对应的图片一组,其中一组缺失一件物品。
⑵ 软件图片配套的《言语沟通—丢失物品》5套图片卡片盒,如“动物运动会”这个盒子,教师把一套动物的图片放入盒子里,另一套动物图片放在外面,拿走某一张图片,指导孩子把外面图片与盒子里的图片——配对、检查。孩子能否辨别(指或说)出缺失的图片(说出哪只动物没有参加运动会)。
4、标准:
⑴ 通过:配对图片、找出缺失的物品以及命名物品名称且表现稳定。
⑵ 部分通过:在提示下,完成该条目的部分内容;或不能持续稳定表现该条目内容。
⑶ 无法通过:即使在提示下,也无法完成该条目内容。
以上就是孤独症儿童的仿说和命名能力评估内容,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上一篇: 自闭症孩子真的睡好了吗?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