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执行功能缺陷假说
浏览次数:525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执行功能缺陷假说,具体如下: 一、理论缘起 1978年,Damasio等人比较了孤独症儿童与那些额叶受损患者对任务的执行情况,随后提出了执行功能(EF)障碍假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执行功能逐渐...
筛选
探讨自闭症(孤独症)的原因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包括遗传因素、孕产期因素、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病变、环境污染等
浏览次数:525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执行功能缺陷假说,具体如下: 一、理论缘起 1978年,Damasio等人比较了孤独症儿童与那些额叶受损患者对任务的执行情况,随后提出了执行功能(EF)障碍假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执行功能逐渐...
浏览次数:448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镜像神经元功能障碍假说如下: 一、理论缘起 心理理论是个体关注对自己或他人心理状态的表征和行为的推断,这些能力的缺乏正是孤独症谱系障碍个体身上所表现的核心症状。可见,心理理论与孤独症...
浏览次数:552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弱中心统合理论,具体如下: 一、理论缘起 孤独症儿童会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能力,如孤岛能力和优异的机械记忆力等。孤岛能力指孤独症个体在一般能力普遍落后的情况下,在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表现出...
浏览次数:408
自闭症的病因和治疗是怎样的呢? 自闭症的致病原因主要可以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对自闭症的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传统的、广泛使用的行为评估方法会使诊断滞后从而影响干预效果,而近年来提出的唾液RNA丰度...
浏览次数:550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极端男性脑理论是什么呢?具体如下: 一、理论缘起 20世纪4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家Kanner发现:在孤独症儿童中,男孩与女孩的比例是4:1。1944年,奥地利儿科和儿童精神病学家 Asperger描述了一种...
浏览次数:490
自闭症儿童为什么存在重复刻板行为? 不同理论流派从不同角度解释重复刻板行为。稳定/体内平衡理论认为存在最佳的刺激唤醒水平,刻板行为是用来补偿过多或不足的环境刺激水平,即在刺激不足的环境中用自我刺激来...
浏览次数:457
自闭症孩子为什么难以建立高质量的友谊? 友谊是一种以个体为指向的双向结构,反映个体与个体间的情感联系。有学者将友谊定义为:一种互相忠诚、相互信任的、双向的、亲密的关系。自闭症儿童对友谊的理解较为简单...
浏览次数:391
自闭症社会交往异常的脑基础原因是什么呢? 自闭症患者的核心问题就是社会交往和沟通相关的障碍。自闭症儿童言语发展滞后,缺乏眼神交流、面孔对视以及对他人情绪的理解等基本的社交技能,这使其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浏览次数:448
自闭症的神经机制是怎样的呢? 自闭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认知神经科学的飞速发展使研究人员能从脑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来探索其内部机制,以更好地理解自闭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
浏览次数:466
一、围产期因素 围产期一般是指妊娠28周至产后1周这一段时间,涉及产前、出生和婴儿早期,个体在这一段时期极易感染疾病。在此阶段,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并刺激个体早期发展过程。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方面,一些围产期...
浏览次数:425
在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领域内,心理因素主要涉及心理理论、执行功能和共同注意。其中,共同注意(JA)是指个体借助手势、眼睛朝向、语言等与他人共同关注某一事件或物体,主要分为自发性共同注意(IJA)和应答性...
浏览次数:450
孤独症的病因学问题一直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虽然该领域研究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还没有得出具有因果关系的结论。研究者普遍认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是遗传和环境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