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治疗方法 / 自闭症社会故事法的编写原则(二)
返回

自闭症社会故事法的编写原则(二)

浏览次数:221 分类:治疗方法

自闭症社会故事法的编写原则(二)

二、句子的编写原则

1、句子数量应配合学生的程度

社会故事治疗的对象可以是自闭症儿童、青少年,也可以是成人。所以在编写社会故事之前,需要根据治疗对象的实际情况,从其语言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符号解读能力、记忆能力出发,设计句子的数量。通常来说,对于年满4岁刚刚开始社会故事治疗的孩子,一个完整故事的句子数量在5-7句较为合适。

2、合理安排句型比例

社会故事总共有八种不同功能的专业句型,但在一篇社会故事中,并不要求八种句型必须同时出现。Gary将社会故事分为基本社会故事句型和完整社会故事句型两类。基本社会故事句型包括2-5句描述性句子、透视性句子和肯定性句子,检测性句子和前导性句子属于辅助补充性质的句子,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添加。

Gary建议,撰写社会故事时,要多用描述性句子、透视性句子、肯定性句子与协助性句子,少用指示性句子或控制性句子,以免故事说教味道太浓,引起孩子的反感。主要让自闭症儿童明白人们的感受,理解别人对社交情境所做出的反应,从而引导孩子自发地在特定社交情景中做出恰当的行为。

三、内容的编写原则

1、故事尽量用第一人称撰写

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能够将自闭症孩子直接置于社会故事的内容之中。通过第一视角的描述,增进孩子对社会故事内容的体验,促使孩子设身处地去思考或行动。

2、多描述正向行为,少描述负面行为

社会故事描述任何主题,都应以描述正向行为为出发点。文中所用的语言文字应以正面为主,肯定和赞赏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应占故事内容的一半以上。此原则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告诉自闭症孩子什么是正确的,引导他们按照正确的做法行事。描述正向行为,让孩子按照正向行为行事,其行为改善的效率远远高于描述负面行为。

不同的描述角度,通常是教师、家长容易忽略的地方。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充斥着描述负面行为的例子,例如要求行人遵守交通规则“行人禁止乱穿马路”就是一例。若采用正向描述,则可变成“行人请走斑马线,过马路安全又舒心”。两相对比可见描述正向行为显然比描述负面行为来得贴心,更容易让人接受。

另外的一些负面行为描述,涉及孩子在特定情境中体验到的负面情绪,例如害怕、恐惧、担心、焦虑等。建议通过正向行为描述,客观地还原情境,打消孩子的顾虑。

3、避免采用带有“绝对”意义的词汇

有许多词汇对自闭症儿童来说,意味着“绝对”的意义,包括“一定”“必须”“无论如何都要”“怎样都”等。若误用了以上词汇,则容易令本身存在刻板行为的孩子,在处理问题上更加刻板僵化,甚至形成其他不恰当的刻板行为。故教师、家长在社会故事编写过程中,应该避免采用这些词汇,要教导孩子学会有弹性地处理社交情景,灵活做出恰当的反应。

以上就是自闭症社会故事法的编写原则,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

http://www.99zbz.com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个人中心我的 分类 购物车 我的足迹足记

    在线客服x

    客服
    回到顶部

    购物车

    X

    我的足迹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