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治疗方法 / 其他疗法 / 靶向小脑抑制性环路或可用于自闭症治疗
返回

靶向小脑抑制性环路或可用于自闭症治疗

浏览次数:1355 分类:其他疗法 分类:治疗方法

靶向小脑抑制性环路或可用于自闭症治疗

国外一些专家提出,小脑不但承担着协调身体运动、维持平衡的作用,还在认知、情感、社会行为等非运动功能中起了一定作用,并与多种精神疾病有关,如精神分裂症等。而靶向小脑抑制性环路或可用于自闭症治疗。

3月16日,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Yi-Mei (Amy) Yang实验室的Owen Y. Chao等人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的研究工作验证了小脑异常在自闭症致病机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由此为自闭症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在自闭症患者的解剖学研究中,小脑中的浦肯野细胞的减少是一个明显特征。浦肯野细胞是小脑皮质向外输出的唯一神经元,它会从平行纤维和攀缘纤维接收兴奋性信号,从中间神经元接收抑制性信号。研究表明,弱势在小鼠小脑的浦肯野细胞中敲除某个自闭症相关基因,将会损伤该神经元的内在兴奋性,使其出现自闭症类似行为。

研究人员使用BTBR小鼠作为研究对象,来探究小脑在自病症致病机理中扮演何种角色。BTBR小鼠能够稳定地表现出社交障碍和重复行为等类似于自闭症的行为,是一种研究自闭症机理的理想动物模型。他们通过电生理学研究,发现相比于正常小鼠,BTBR小鼠的浦肯野细胞的放电频率明显减少,而这是由于其自身的内在兴奋性较低,并且收到了来自于中间神经元的过量抑制性信号。

研究人员发现,过量抑制性信号的产生与一种位于中间神经元轴突末端的钾离子通道Kv1.2的下调有关。他们使用了DHA来作为Kv1.2的激动剂。体外的电生理实验表明,添加DHA之后,浦肯野细胞的放电频率明显增加。同时,腹腔注射DHA之后,BTBR小鼠的自闭症类似行为也得到了很大缓解。

研究人员还利用化学遗传学的方法,通过设计药物激活专门受体来增强BTBR小鼠的小脑特定区域浦肯野细胞活性,从而改善了自病症行为。

尽管尚处于研究阶段,但靶向小脑抑制性环路确实为自闭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

http://www.99zbz.com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个人中心我的 分类 购物车 我的足迹足记

    在线客服x

    客服
    回到顶部

    购物车

    X

    我的足迹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