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自闭症故事 / 国内故事 / 孤独症青年就业小店“榴莲家蛋糕”开业(一)
返回

孤独症青年就业小店“榴莲家蛋糕”开业(一)

浏览次数:1 分类:国内故事 分类:工作就业 分类:新闻资讯 分类:自闭症故事 分类:自闭症新闻

孤独症青年就业小店“榴莲家蛋糕”开业(一)

“榴莲家蛋糕”店主理人夏张铃的大儿子小林今年17岁,是一名大龄孤独症青年。他和无锡市锡山区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李薇的外甥一样,都面临着离开特殊教育学校后,“无处可去、无事可做”的困境。

数据显示,大部分孤独症患者具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情绪异常等问题,成年后正常就业的比例不足5%。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李薇积极探索大龄孤独症青年的出路,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公益小店”,试图为孤独症青年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造血”路径。

如今,每售出一份甜品,店里就捐出0.5元支持特需儿童教育。未来,这家小店不仅计划为更多“星星的孩子”提供就业机会,更希望以自身实践为范本,为更多孤独症家庭探索出一条可行的就业之路。

小林身高一米七,在母亲夏张铃眼中,他是个喜欢看《米奇妙妙屋》和《巧虎》的大孩子。13个月时,小林被确诊为孤独症。从那以后,夏张铃的生活重心完全转向了家庭。

因为小林酷爱甜品,她学习了烘焙。后来,为了补贴家用,她在个人社交软件上接单做蛋糕。生活里的大部分时间,她都在家里。

在夏张铃心中,小林是带来这一切的“福星”——正是因为他,她才与李薇相识,获得了开店的契机,遇见了一群热心的人。

友谊南路上出现了一家“友谊”的小店:左边飘着面包香,右边洋溢蛋糕甜。临溪公益承担了租金、装修和设备投入,夏张铃负责日常运维;作为公益小店,每卖出一份甜品,就有0.5元赠予特需儿童融合教育基金。

在蛋糕店里,小林最擅长的是打包和封口,他会仔细检查封口是否完好。有时,他也会往返于家和蛋糕店之间,帮妈妈“跑腿”。要让小林上手揉面团、做蛋糕,夏张铃觉得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过,蛋糕店的开张,已经让这个四口之家的命运齿轮悄然转动。

这家只有10平方米的小店,彻底打破了这个家庭的日常。开业一个月有余,夏张铃早出晚归,丈夫也腾出大量时间在店里帮忙。全家人一起忙碌的日子,不仅让家庭关系更加融洽,也让她找到了自我价值。

两年后,小林从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对很多孤独症青年来说,“毕业即失业”。小林的外婆因为心疼女儿,提出将小林带回福建老家,种菜养鸡。“我妈觉得我因为小林过得很苦”,夏张铃说,她反而觉得小林给她带来了很多好运,“小儿子上了大学基本就不着家了,但小林能一直陪着我”。

-------------------------------------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

http://www.99zbz.com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个人中心我的 分类 购物车 我的足迹足记

    在线客服x

    客服
    回到顶部

    购物车

    X

    我的足迹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