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有研究者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执行功能发展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在McEvoy等的研究中,其采用匹配的发展迟滞和典型儿童作为控制组,通过空间逆转任务测量其认知灵活性。该任务将一个物品藏在两面完全一致的墙后面,当被试能连续4次正确地定位物品藏在哪面墙后就更换位置。结果表明,相比控制组儿童,孤独症儿童会更持续地坚持在原来发现的位置寻找,即使在那里已经无法找到目标物品了。
另外两项关于3岁和4岁孤独症儿童的研究却发现,患儿在空间逆转任务中的表现与控制组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分化的执行功能的缺陷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的,在学龄前早期阶段是没有出现的。这可能是由于执行功能在学龄前早期才刚刚开始发展,正常儿童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出明显不同于患儿的执行功能。另外,不同执行功能任务测量的方面是不同的。未来,有必要开展追踪研究探索具体的执行功能缺陷在患儿发展的哪个阶段出现,以及它们发展的前兆是什么。
执行功能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包括一系列技能,这些技能在某种程度上是彼此分离的。孤独症执行功能的早期研究使用的任务是相对不精确的,没有研究个体在几种执行功能任务中表现的差异。一个相关的研究取向是使用计算机化的实验范式来研究执行功能的具体方面,并且更精准地确定孤独症患者执行功能损伤的本质。Ozonoff及其同事在一系列研究中提出了相比抑制,认为认知灵活性是患者执行功能中失调更为严重的成分。他们使用Go-NoGo任务分离认知灵活性和抑制,并发现患者在抑制自己的反应上与控制组没有差异,但是在任务转换上存在困难。
也有研究发现,非执行功能技能(如语言、智力)与执行功能缺陷有关。在控制IQ之后,Liss等发现,孤独症组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上的固执性错误与控制组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Ozonoff等也发现了IQ对孤独症患者执行功能表现的贡献。
以上就是孤独症的原因:执行功能障碍,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上一篇: 孤独症的原因:执行功能障碍(一)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