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缺陷是怎样的呢?
许多关于孤独症儿童的研究都关注感觉和知觉能力。整体而言,这些研究发现,患儿基本的感觉和知觉能力是没有异常的,但是他们对特定刺激有异常的反应模式,包括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例如,患儿对声音刺激存在异常的偏好,缺乏正常儿童所具备的对母亲声音的偏好,并且不同的儿童对于不同的刺激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反应。许多低功能孤独症儿童会表现出感觉异常,如对光线或者旋转的风扇的奇特和持久的注视,反复地让水和沙子从自己的手上流过,对物体进行仔细和持久的观察,以及在眼前闪动自己的手指。
Losche对低功能孤独症儿童家庭录像的研究表明,患儿的感觉运动发展在婴儿阶段是正常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儿童逐渐表现出了发展的迟滞甚至是倒退,表现出无目的和刻板的行为。患儿感知觉异常的另一个方面是整合缺陷,即患儿不能够协调和整合多种类型的感觉输入来形成连贯、一致的功能性表征。这种缺陷发生在所有模态上,并且可能是孤独症其他缺陷的基础。此外,研究发现,患儿对他们强迫性行为模式的微弱变化非常敏感,如日常物品摆设的改动或者熟悉的视觉刺激上出现的微小瑕疵。这种“增强”的知觉通常包括对低水平特征的加工,并且通常是针对具体领域的,而不是泛化的。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早期的认知发展属于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正常儿童会具备某些能力,如客体永久性、模仿能力等。研究者发现,孤独症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的发展存在着不足,虽然他们能够表现出客体永久性,但是在语言和手势模仿上表现出了明显的缺陷。模仿技能的习得同更复杂的认知技能相关联,模仿缺陷是孤独症的一个明显特征,正常儿童在1岁左右通常能够进行模仿游戏,但患儿往往缺乏这种能力。这种缺陷似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而逐渐消失。但除了高功能孤独症患者,交流和社交行为的模仿缺陷在孤独症群体中却是持久和广泛的。与模仿相关的是,患儿通常不能够发展出操作性表征、生成与操控象征材料及发展出概念结构,因此他们的感知运动和认知的发展上限较低。
在与智力障碍儿童的比较研究中,Sigman等发现,运动、语言、感知、象征和情感行为的模仿缺陷是孤独症儿童所特有的。研究人员提出运动模仿能力的缺陷可能不是孤独症儿童所特有的,其他发展障碍的儿童,尤其是伴随语言损伤的儿童也会表现出这种特点。近年来,一些研究者也开始探索孤独症模仿缺陷的原因,尝试回答模仿缺陷是由概念化能力和象征能力的损伤所造成的,还是由组织、协调和整合身体运动的能力的问题所引起的。
以上就是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缺陷,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上一篇: 孤独症的原因:执行功能障碍(二)
下一篇: 孤独症患者的运动发展缺陷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