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自闭症孩子的主动性?
幼儿园的老师说“要想提高孩子的主动性,就要等孩子自己行动”。但是许多自闭症孩子就算一直等下去,也不可能自己行动,家长该怎么办?
注重培养自闭症孩子的主动性或“自己行动”的老师非常多。当然,这对有些孩子来说也许是很好的,可以培养孩子在不同环境中也能积极行动的好习惯,但是,我们要明确这里所说的“主动性”和“自己行动”具体指的是什么。
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他们的行为的出现都是因为存在A(行为即将出现时的情况)和C(行为发生后紧接着出现的后果)的环境因素的作用。如果一个孩子认识钟表,那么他在上课之前看了钟表之后回到教室,行为的后果也许就是可以及时上课。擅长察言观色的孩子,看见老师生气的表情,也许就会马上回到座位坐下。有的孩子会在未安排活动的情况下自己去玩或去学习,可以从中获得“我成功了!”“好开心!”等内在的喜悦。这些行为也许会被看作是主动性的而被赞赏,但是如果没有来自环境的作用,它们就不会出现。
自闭症孩子如果也能根据“到时间了”“老师要说话了”和写有“下一节课是体育”的活动时间表等提示,做出“进教室”“好好听”和“去上体育课”等相应行为,也就是“自己行动”,他们是否也同样应该得到赞赏呢?
重要的是,对每个孩子来说,引发行为和维持行为后果的环境因素都是不同的。怎样的环境作用下能够引发孩子“自己行动”,对每个孩子来说都不相同。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也就能理解为每个孩子提供量身定制的个别化支持的重要性。
家长可以向老师解释,能够引发孩子自发行为的环境因素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不同的,然后与老师一起讨论,对这个孩子来说,具体要在怎样的环境设置下才能让他“自己行动”,才能培养他的主动性并付诸实践,这非常重要。
怎样提高自闭症孩子的主动性?以上就是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的答案。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