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晚,重庆北碚麓悦江城社区飘来一串串清亮的音符。古筝、扬琴、二胡、唢呐……一支由民乐爱好者组成的乐团,用一场别开生面的古风音乐会,为孤独症孩子们购置乐器筹款,让音乐照进更多特别的灵魂。
舞台上,麓客民族室内乐团的11位演奏者神情专注,他们中有企业白领、退休教师、家庭主妇,有的三个月前还是民乐“小白”,如今已能有模有样地演奏《青花瓷》《声声慢》等经典曲目。古筝老师吴恙的一曲《行者》,指法行云流水。
“我们想证明,音乐的力量!”乐团发起人介绍,学员们来自不同领域,当得知音乐会是为孤独症孩子筹款时,练琴的动力和时间都增加了:“觉得自己在做的事超越了音乐本身,手指下的音符都有了特别的意义。”
当参加过全国金钟奖巡回音乐会的吴雪莹的扬琴独奏《世界赠予我的》旋律响起时,在现场观众席中,7岁的小女孩小小紧紧攥着零花钱。“她执意要捐出积蓄,还说以后也想学习音乐,可以为大家贡献一点力量。”父亲欣慰地说。
音乐会的压轴曲目别有深意。《象王行》的恢宏气势展现着传统民乐的厚重,《夜上海》的爵士改编则让人耳目一新。古筝、竹笛、扬琴、二胡的合奏,将千年乐韵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
有的观众通过家人的视频“转播”远程观看了音乐会,通过线上转账参与。最终筹集到3580.99元善款,交到了特殊教育中心校长蒋路手中。这些善款将用于购置乐器等,让更多孤独症孩子体验音乐的美好。
“音乐是最温柔的治愈力量。”唢呐老师王昆说。他曾随团出访多国,深知艺术无国界更无障碍,希望音乐也能为更多“星星的孩子”点亮希望。琵琶教师熊曼伶表示,看到学生们在帮助他人中收获成长,这就是最好的教学成果。
民乐的余音尚未散去,改变就已悄然发生。音乐会结束后,不少社区居民除了捐款外,也开始关注孤独症孩子。乐团发起人表示,希望“星星的孩子”奏响属于自己的生命乐章。这样的民乐公益演出将不定期举办,让艺术和爱成为社区的节奏。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