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孤独症儿童的道德规则认知特点(二)
返回

孤独症儿童的道德规则认知特点(二)

浏览次数:143 分类:新闻资讯 分类:症状表现

孤独症儿童的道德规则认知特点(一)

中国的研究人员在上述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权威去道德化”和“泛习俗化”两组问题,考察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儿童对道德和习俗规则的判断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结果发现:

在接受性言语水平匹配的条件下,孤独症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成绩低于正常儿童,两组儿童在道德规则判断上的表现不同,而在习俗规则判断上的表现没有差异。这说明道德判断需要心理理论能力,而习俗判断则与训练和社会化有关。他们认为:不能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孤独症儿童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明白某些条件已经没有道德意义,即Blair研究中的探测可能并不完全,不一定全面反映患儿的真实情况。

Tiziana Zalla等人使用6个系列违规场景,通过允许性、严重性、权威性和合理性等判断标准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成人区分道德、习俗和厌恶违规的能力,结果显示:尽管该类人群能够在允许性、严重性和权威依赖性上区分道德和习俗违规,但是他们不能在严重性维度上区分道德和厌恶违规,也无法提供合适的理由。这可能是由于孤独症患者可以保留一些直觉性的道德知识,但是他们还缺少有意识的解释情感和意图信息的认知评估系统。

Moran等人在一项研究中考察了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及其与道德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在测查被试的心理理论水平之后,实验者让其观看4种道德情境,分别描述中性、无意伤害、故意伤害、故意伤害未遂的行为,并要求他们对该行为的可接受性进行评分,该研究结果表明;被试的心理理论水平与他们的道德发展水平无关,孤独症儿童在进行道德评估时有高估行为结果而低估行为意图的倾向。

研究人员比较了孤独症儿童与控制组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动机,他们给被试展示配对片段,在片段中主人公的行为是故意或意外的,会伤害他人或损坏财产。研究者要求被试判断哪个主人公是淘气的人,并口头解释这一判断,结果发现:这些孩子可以根据行为的动机做出道德判断,他们都认为对人的伤害比对物体的伤害更严重,但是很难给出恰当的合理性解释。

从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在道德规则认知上,与正常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基本可以从动机和行为后果的角度进行道德判断,也知道如何给予合适的奖励和惩罚;除了严重性上的差异之外,他们在道德规则判断标准上的表现基本与正常儿童一致。另外,研究人员发现孤独症儿童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其功能可能在某些方面独立于心理理论。据此,他们推断道德可能是孤独症患者中相对保持完整,没有受到损伤的领域。但是研究人员认为:道德判断需要心理理论能力,而习俗判断则与训练和社会化有关。这种差异的原因与实验设计、被试匹配等因素有关,也说明了道德规则与心理理论关系的复杂性。

以上就是孤独症儿童的道德规则认知特点,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

http://www.99zbz.com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个人中心我的 分类 购物车 我的足迹足记

    在线客服x

    客服
    回到顶部

    购物车

    X

    我的足迹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