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孤独症行为量表(ABC)
1978年由Krug编制,是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孤独症诊断量表,稳定性好,阳性符合率可达85%.本量表涉及了感觉、行为、情绪、语言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可归纳为生活自理(S)、语言(L)、躯体运动(B)、感觉(S)和交往(R)5个因子,为家长评定量表,共57个项目。每项的评分是根据它在孤独症诊断时的重要性决定的,分别给予1、2、3、4级评分(如第1项的症状对诊断该病非常重要,故定为4分,而第4项在诊断该病时特异性不强,故为1分)。各项分相加即为总量表分,全量表总分为158分,57分为疑诊,67分为确诊。
四、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文版(C-PEP)
根据美国TEACCH项目出版的量表PEP-R,由辽宁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学者们共同完成修订,适用于孤独症、孤独症倾向和其他类同的沟通困难者。C-PEP适用于对能力和发展处于7个月至7岁之间的儿童,主要评估其在不同发展范围的能力和行为表现,以供制订训练计划及目标。
C-PEP分为功能发育量表和病理量表,功能发育量表有95个项目组成,主要测量以下功能领域:模仿、知觉、动作技能、手眼协调、认知表现及口语认知能力;病理量表由44个项目组成,用来评估患儿病理性危机严重程度,包括5个领域:情感、人际关系及合作行为、游戏及材料嗜好、感觉模式和语言。普通儿童在此量表上的个别项目也可能出现问题,但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在评估进行之前,必须经过包括CARS行为量表、智力测试、家长访谈及行为观察等评估。实际操作时间,可视儿童的能力和情况灵活处理。C-PEP功能量表的评分系统分为“通过(P)”“中间反应(E)”“不通过(F)”三个级别。C-PEP病理量表评分为“没有(A)”“轻度(M)”“重度(S)”三个级别。记录时不仅要记录程度,还要记录行为表现;最后将各病理领域出现的不适当行为按不同等级加以分类统计,再画到病理量表的侧面图上,就可以显示出患儿病理程度和领域。
以上就是常用的孤独症评估工具,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上一篇: 常用的孤独症评估工具(一)
下一篇: 杭州孤独症儿童走进警营过六一
99自闭症





您好!请登录